首頁 > 歷史 > 年表 |
![]() |
彌生時代 (BC500-AC400) |
製作及使用彌生土器的時代。接續繩文時代,從西元前五世紀到西元三世紀左右約800年。受到大陸,朝鮮文化的影響而開始稻作,使用農耕用石器及金屬器。 | |||
古墳時代 (AC400-AC600) |
接續彌生時代,大體上說從四世紀左右到六世紀左右。漸漸形成國家統治形態的時代。古墳到七世紀被大量製造。 |
|||
飛鳥時代 (AC600-645) |
把奈良盆地南部的飛鳥地方作為都城的時代。以推古朝(592-628) 為中心,在那前後的時期。關於範圍眾說紛云,不過,在文化史上,從佛教傳來到大化革新(645年)之間。在政治史上,從聖德太子攝政就任的西元593年到大化革新,或到遷都(710年)到平城京之間。 | |||
奈良時代 (710-784) |
從遷都到平城京的西元710年到遷都到長岡的784年,以奈良為首都的時期。是古代國家的最盛期,唐朝文化的傳入使得各種文化繁榮。文化史上,亦稱為天平時代。奈良朝。 |
|||
平安時代 (794-1185) |
指西元794年桓武天皇遷都到平安京都後至西元1192年源賴朝就任為征夷大將軍的約400年間。由於奈良時代律令政治盛行,到這個時代的初期,天皇還是親自執政。不過,隨著時代演變,貴族和寺院神社惡勢力專橫,中央及地方一起腐敗。甚至到不管民眾生死的地步。經過不滿政治的下級貴族的叛亂(平將門,藤原純友興起的承平天慶之亂等),成為盜賊橫行的時代。管制那些盜賊而增加政治勢力的是武士階級。取代貴族,開始了武士政治。 |
|||
鎌倉時代 (1185-1333) |
日本史上幕府(將軍的政府)為鐮倉的時代。成立時期一般被認為是源賴朝奉命為征子夷大將軍成立鐮倉幕府的西元1192年。不過,也有源賴朝為了打倒平氏家族而舉兵的1180年,或是平氏家族滅亡的1185年等不同的說法。 是武士階級從天皇·貴族階級奪走政權,封建政治開始的時代。 封建政治一直持續到江戶幕府衰敗(1868年·慶應4年)為止。 |
|||
室町時代 (1336-1573) |
南北朝時代 (1336-1392) |
從後醍醐天皇自京都進入到吉野的1336年,到後龜山天皇返回京都的92年間,以京都為首都的持明院統的北朝,和首都為吉野的大覺寺統的南朝的二個朝廷對立的時代。莊園制的衰退,守護領地制的發展,農民的增長和鄉村制的擴展等,是個大社會變動的時代。吉野時代。 |
||
足利在京都室町開設幕府,掌握政權的時代。指從足利尊製定建武式目的1336年,到一五代義昭被織田信長驅逐的1573年為止的時代。前期稱為南北朝時代(1336-1392),還有稱1467年的慶仁之亂以後的時代為戰國時代。 |
||||
安土桃山時代 (1568-1600) |
織田信長·豐臣秀吉掌握政權的時代。也就是說,從織田信長進京(1568年)到豐成秀吉死(1598年),或是關之原戰役的1600年為止的約30年間。以織田信長的居城安土城和豐臣秀吉的居城伏見城(亦稱桃山城)為時代名稱由來。全國性的軍事合併進行的同時,兵士和農民分離,米穀收穫量制的確立,將日本社會從中世紀推向近代。文化上,神社、寺院及城郭的建造,許多傑出的隔扇畫的產生,茶道的集大成都在這個時代。織豐時代。 |
|||
江戶時代 (1603-1867) |
是由江戶幕府統治日本的時代。慶長8年(西曆1603年)2月12日德川家康被任命為征子夷大將軍,開始了江戶(現在的東京)幕府之後到慶應3年(1867年)的大政奉還為止的264年。 |
|||
近代 |
明治 (1867-1912) |
![]() |
||
大正 (1912-1926) |
![]() |
|||
昭和 (1926-1989) |
![]() |
|||
平成 (1989- |
![]() |
時代和時代間,代表各個時代特徵的事件,有的相隔數年,有的重疊一起。
同樣地,一個時代的結束和下一個時代的開始也不一定是相連接的。
製作 日跳跳製作小組